中医眼科学(品正班)微专业招生简章
一、专业介绍
中医眼科学(品正班)微专业依托全国唯一中医五官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学科建设。中医眼科学科由我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创建于1956年建校之初,为当时中医药高等院校中的唯一。目前拥有全国唯一一位仍躬耕于一线的中医眼科国医大师——廖品正教授,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顶尖师资,同时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和省级教学团队。该微专业秉承“道承古今,智仁启明”的教学理念,将中医经典与现代眼科相结合,旨在培养具有较坚实的中医眼健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医学相关人才。
专业负责人:路雪婧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廖品正)学术传承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四川省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主持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重大研发、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国自然6项国家级课题,参与部省级以上20余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医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十四五规划教材编委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高等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副主编、《中药药效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眼科分卷)等编委。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系统中医眼科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中医眼科临床诊疗能力的复合型医学相关人才。
三、培养要求
1.具备中医眼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现代眼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术;
2.能够灵活运用上述知识进行眼科疾病的中医、西医诊断与治疗;
3.具备眼视光学检查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
四、招生对象及条件
(一)招生对象
全校范围内于2024年秋季学期进入大三阶段的本科生,有医学相关背景,修读过中医学相关课程。
计划招生30人。
(二)招生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品行表现优良。留学生还应对华友好,遵守中国法律。
2.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每名学生可申请修读多个微专业,但单次报名只能申报1个,待修读完成后方可申请下一个专业。学生主动退出微专业学习者,可给予一次机会报名修读其他微专业。
五、修读方式(含学制、授课方式、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学制2年。
授课方式:混合式教学。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中医眼科学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学分认定与证书授予
(一)学分认定
学生按要求修读课程,参与考核,所获学分不可转换为主修专业学分,不纳入主修专业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微专业修读课程不参与本人保研排名、不计入学业预警;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不影响其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未能完成微专业修读的本校学生,其已修读的微专业课程学分可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
(二)证书授予
学生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的相应课程、环节,并通过考核者,可提交结业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颁发微专业证书,具体时间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确定。
微专业是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
七、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一)招生时间
2024年8月5日开放报名系统,8月21日24点前截止。
(二)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学生本人登录教务管理系统,通过“报名服务”——“考级报名”——在手指标记处点击“报名”——选择拟报的专业——核对报名的专业,并勾选“我已确认身份信息、照片信息无误”——“确定报名”。
八、微专业课程费用
不收取修读费用。
九、微专业课程简介
1. 微专业设置的课程与课程间的关系
《中医眼科学基础》是微专业基础课程,涵盖眼的解剖与生理、中医眼科发展史、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五轮八廓学说、病因病机以及眼科诊断等关键内容,为学生奠定扎实中医眼科理论基础。《临床眼科学》侧重眼科疾病的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原则,与《中医眼科学基础》相辅相成,使学生既能掌握中医眼科的理论知识,又能了解现代眼科学的临床实践,形成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路。《眼视光学概论》聚焦视觉质量提升,不仅关注眼部的生理健康,更将目光投向了人类视觉体验的提升。《中医临床眼科学》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重点介绍中医眼科特有的辨证施治、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注重结合现代眼科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
这四门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关,共同构成了中医眼科学微专业的知识体系。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从视觉质量的提升到中西医结合的创新,层层递进,相互支撑,共同促进了眼科医学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 课程介绍
(1)《中医眼科学基础》 课程负责人李强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医眼科发展史、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眼病的病因病机、眼科诊法、眼科治疗概要等特有理论及特色疗法。
(2)《临床眼科学》 课程负责人陈小凤
本课程主要介绍眼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常见的眼科疾病临床表现的知识、初步诊断典型眼病的能力,为从事眼科临床相关工作打基础。
(3)《眼视光学概论》 课程负责人谢艾芮
本课程主要涵盖人眼视觉相关的生理、病理和光学内容,包括视力、色觉、屈光状态、近视矫正与防控,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介绍丰富多彩的视觉科学知识。通过本课程全年龄段眼健康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具备眼视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与之关联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知识。
(4)《中医临床眼科学》 课程负责人张富文
本课程综合性强,主要包含中医眼科临床研究、临床实践操作(含中医眼科外治疗法、临床具体操作流程、眼科常见穴位),通过理论知识讲授、床旁教学体悟、病例讨论感知,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及临床实践的能力,为学生从事中医眼科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十、咨询方式
联系方式:左老师13730823246 王老师17716853647
招生咨询QQ群:群号80194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