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祥的从医之路都颇具偶然性。对无线电痴迷的他高考时报的志愿是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结果被赶了30多里的路到县上的老父亲,硬生生给改成了中医。从一开始的兴趣缺缺、云里雾里,再到临床跟诊时看到眼病患者的疾苦和中医神奇的疗效,周华祥才真正打开了通往中医的心门。
作为原成都中医学院(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他被我国著名中医眼科学家陈达夫教授的事迹所感动,后来陆续经过国医大师廖品正教授、著名中医眼科专家王明芳教授等名师的指点,中医造诣不断提高,在中西医治疗出血性眼病、视神经疾病、葡萄膜炎、干眼病等眼病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医过程中,周华祥总结出三条感悟:
一是坚持以患者为先,中西医结合。作为医生要以患者利益为先,中医和西医谁为主谁为辅,要看患者的病情需要,不应存在门户之分。周华祥不仅中医学术根基扎实,而且善于吸收现代医学的知识为我所用,故能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周华祥认为中医治疗眼病是结合实际病案进行分析,通过辨证论证的方式来开展临床治疗,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一方面是针对疾病本身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具有纠正西药毒副反应的作用。且中医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眼与五脏六腑在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所以周华祥不但精于眼科疾病,还内科、老年病学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二是要让病人看得明、听得懂、想得通。周华祥说,任何医生都不能保证所有疾病被治愈。病人就医时,需要医生耐心具体的讲解,消除他们对这些疾病的困惑与恐惧,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让他们相信医生,也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必要条件。同时也给病人一个宣泄的出口,周华祥认为病人都有太多的痛苦想要发泄,想从周围得到慰藉,前来就医诉苦的病人,必然是从家人朋友处无法得到宣泄,医生为病人排解就是必要工作。可是,医生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周华祥的诊室里,每天都会涌入各种病人,一开口就说个没完,周华祥也不急,病人说什么就从容地听,病人给什么单子,都接过来仔细地看。
三是倡导养生和保健。“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周华祥认为,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医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减轻疾病的痛苦,但更应该倡导人们注重养生和保健。眼睛的保健既要重视局部,也要重视全身与眼的关系。历代医家都主张“目不久视”“久视伤血”,所以眼睛的保健倡始闭目养神,消除视疲劳调畅情志,并且要适当远眺、运目、眨眼、点穴来增强眼周的血液循环,增强视力。另外日常也要注意身体活动、情志舒畅保养全身。